武汉国灸

人民日报专访

《人民日报》第四版:中医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 更新时间:2014-07-01
  • 阅读次数:6774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2-02/22/content_1010573.htm


——四访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范宏国 杜敏 田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2月22日   第 05 版)


中国灸法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中医宝库中,无疑是中医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一根针、一炷灸、一碗汤”,构成了中国中医的传统三宝;“一针、二灸、三汤药”,形成了中国中医的特有方法。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走访时都能感同身受的。


  在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里,我们举目皆观灸法、两耳皆闻灸法、开口皆言灸法。在广泛涉猎、深入分析、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在中国的医学宝库中,灸法的地位无疑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灸法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其便捷的治疗方法、迅速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中国灸法,不愧是中医皇冠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灸法溯源之七:


  浩瀚医典  独居前潮


  在浩若烟海的古代文献中,“艾灸”是一个最古老而频繁出现的话题。这个话题在种类繁多的中医典籍之中使用频率最高,足以说明灸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割舍。人们喜爱灸法,灸法也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丰富了其内涵。



  1973年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已知首次记载灸疗的的医学典籍。而在同时代的不少非医学书籍中,也有不少灸疗的记述。如《左传》中提到,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曰:“攻之不可,达之不及”。其中“攻”字,一般认为应当作“灸疗”。非医药文献中最早提及“灸”字的,则见于《庄子·盗跖》篇:“丘(孔子)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还提出了艾灸“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由此可知,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灸法不仅在医学著作中已经作为一种主要疗法普遍应用,而且一些非医家亦多用灸疗,说明灸疗之法已经相当盛行了。


  学术界普遍认为,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其主要依据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针灸甲乙经》等一批灸法奠基之作。最早对灸法开展理论研究的典籍,就是《黄帝内经》。到了东汉,便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一书和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到了两晋至唐宋时期,灸疗专著开始大量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灸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写的《曹氏灸方》;我国首部人体穴位灸疗图谱是《灸法图》和《灸经明堂》;还有记载专病灸治经验的《骨蒸病灸方》、《黄帝明堂灸经》等灸法专著。至宋代,灸法专著更是不断出现。如闻人耆年之《备急灸法》一卷,是我国首部灸治急性病证的专著;而庄绰《灸膏肓俞穴法》一卷,则是防病保健灸法的专门典籍;另有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等。这些专著在不同时代,由各大名医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灸疗经验。


  灸法专著,专著灸法,此乃必然。可是,在许多并非专著灸法的重要医学著作中,灸法却常常被作为重要的内容被载入,成为了喧宾夺主的“主角儿”。晋代名医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大量收集了当时及前人治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灸方。全书才109条针灸医方,灸方就占94条之多。唐代活到103岁的名医孙思邈,后世尊崇为“药王”。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在灸疗上,他又增加多种隔物灸疗,如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明代名医张景岳在所著《类经图翼·卷十一》中,专门辑录明以前几百个灸疗验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几十种病证。另在《景岳全书》9至36卷所论述各科70余类病证中,有20类提到针灸疗法,其中涉及灸方的多达15类,并详细论述了灸疗的治疗作用。



  灸法溯源之八:


  本正源清  众派归一


  纵观中国灸法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灸法一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随着人类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健康要求的提高而提高。也就是说,中国灸法的发展,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健康史。它是人类根据健康的需求,而不断探讨、发现、完善、提高的。而这种提高的过程,又是在一个自发的、自主的、自由的,不断正本清源、吐故纳新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的。在这个领域,人们不受任何的思想束缚,也没有什么权威理论的禁锢。只要你有丰富的实践、翔实的例证,这就是灸法千年不衰的硬道理。当然,也有从理论和学术上进行研讨论证的。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对灸法开展理论研究的鼻祖,非《黄帝内经》莫属。这部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法的基础。到了东汉,皇甫谧对针灸穴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整理,撰写出十二卷《针灸甲乙经》。该书共收录穴名349个,比《黄帝内经》多出了189个。他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和部位,统一了穴位名称,区分了正名与别名;介绍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上百种病症及针灸治疗经验。可以说,在发展、突破《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皇甫谧以《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所撰《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对灸疗的应用和禁忌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阴证宜灸、热证忌灸”的观点。他指出,灸疗宜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初起,阳虚阴盛时,灸之以助阳抑阴;少阴下利呕吐,脉微细而涩时,升阳补阴;或厥阴病手足厥冷,脉促之证,灸之以通阳外达;脉微欲绝者回阳救逆。他还指出了灸疗的禁忌,范围包括太阳表症、阳实热盛、阴虚发热等。灸疗应用和禁忌症的提出,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唐代,名医孙思邈则针对“热证用灸”作了有益的探索。他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在灸疗范围上有较大的扩展。特别是如热毒蕴结之痈肿,以灸疗使“火气流行”令其溃散;另如对温热病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病证等,均用灸疗取效。这显然是对张仲景“阴证宜灸、热证忌灸”观点的纠正,也是对灸疗法的补充和完善。金代医学家刘河间也不囿于张仲景热证忌灸之说,明确指出“骨热……灸百会、大椎”等,并总结了引热外出,引热下行及泻督脉等诸种灸疗。从张仲景和孙思邈等名医大家的论证中,不难看到灸法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理。


  敢于对前人说“不”字的,在灸法研究领域还大有人在。在古代,认为艾叶性寒、有毒的观点大行其道,且多有文献记载。而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却依据自己丰富的医药理论知识和多年应用艾叶的实践经验,对此观点给予了批驳。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大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带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躁,是谁之咎与,于艾何尤?”这段话的意思是:艾是好药材,可以取真阳、回元阳、走三阴、逐寒湿、透诸经、治百病,即无毒也不会生寒。用的不对路子,是自己的过错,怎么能够归咎于艾这种草药呢!李时珍用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纠正了前人对艾叶有毒的说法,给灸法的主要材料艾叶正了名。


  由此看来,中国灸法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杂音不断、各家有说,但灸法有益于人类,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中国灸法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中都毫发无损,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灸法将以其独有的魅力,为人类健康作出更有益的贡献。


  灸法溯源之九:


  种类繁多  蔚为壮观


  中国灸法的种类是很多的。乍一看去,林林总总,蔚为壮观。但要系统地去分析理解,却也不难。在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我们就得到了灸法家族一份详细的“族谱”。


  从这份“族谱”中,我们看到,灸法虽然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艾灸法又分有艾炷灸法、艾条灸法两大类。艾炷灸法即将艾绒先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体放在穴位上,然后点燃施灸的一种艾灸方法。艾条灸法即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柱形艾条,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



                          欧阳修的《灼艾帖》                        1973年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



  艾炷灸法再分直接灸、间接灸。历史最悠久的是直接灸,主要有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等;而阵容最为庞大的,当属间接灸。按照所隔物品不同,有45种之多。主要有: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病有不同,而所隔的药物也有所不同。这样,就增强了灸疗的效果。


  艾条灸法亦分纯艾条灸、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和隔药灸法。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此外,还有艾饼灸法、艾熏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等其它灸法。


  灸法的另一大类就是非艾灸法,主要包括天灸法、敷药灸法。天灸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而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毛莨灸、旱莲草灸、吴茱萸灸、斑蝥灸、白芥子灸、甘遂灸、蓖麻仁灸、威灵仙灸、巴豆霜灸等。敷药灸法是用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胡椒灸、马钱子灸、鸭蛋子仁灸、细辛灸、五倍子灸、生附子灸、食盐灸、天南星灸、生姜灸、丁桂散灸、蒜盐灸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材料的改进,进入近现代,灸法的种类日趋丰富,出现了许多新方法。主要有:化学灸法、药熏蒸气灸法、冷淋灸法、灯火灸法、硫磺灸法、黄蜡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叶灸法、药捻灸法、烟草灸法、线香灸法、火柴头灸法、铝灸法、药锭灸法、麝火灸法、电热灸法等。


  从上面这个蔚为壮观的庞大阵容中,我们发现,中国灸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构筑了强有力的、完善的体系,而且还衍生出繁多的种类。这些种类围绕着这个体系,因而产生了“灸疗治百病”的医疗体系,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音。


  灸法溯源之十: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在灸法家族中,有一类灸法叫做保健灸。国灸公司科研工作者告诉我们,一般的医术大都是“治已病,治已乱”。而唯有灸法,则以“治未病,治未乱”而见长,可以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深,保养于未疾,健身于无恙。


  灸法保健养生,古人早有论述。《黄帝内经》曰:“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 又曰:“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瘥,瘴疠温疟毒不能着”。张杲在《医说》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在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预防性灸疗。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此意是指病未至而先灸之。提出“逆灸”的概念,就是要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发与调动,这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人们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发现,运用灸法在人体的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时,不但能治病,而且还具有和气血、通经络的作用,可以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人体抗病的能力,继而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达到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研究表明,灸主要是利用艾绒的通窜力,给身体里引入热气,刺激经络腧穴,打通经脉,调节脏腑,增强新陈代谢。唐代王涛在其辑录的综合性医书《外台秘要》中说:“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唐代孙思邈亦是艾灸“治未病”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


  利用灸法防病保健,历代先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发现了百会、大椎、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肾俞、命门、膏肓、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许多常用的保健穴位,还研究出了许多穴位保健灸法。如足三里灸: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在此穴施灸能预防中风,祛病延年,古人把三里灸又称长寿之灸;神阙灸: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在此穴施灸可益气延年,一向受到古今中外养生家的重视;大椎灸:有总督诸阳的作用,故又称为阳脉之海。能主宰全身,有解表通阳,疏风散寒,清脑宁神之功效,为保健灸要穴;命门灸: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补肾益精、健脑益智之功,主治命九火衰,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健忘痴呆,阳萎早泄诸症。


  宋代医学家窦材对灸法的保健作用非常推崇,提出了利用灸法防病保健的重要思想。他在其所著《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之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食窦穴)、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窦材)五十时,常灸关元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窦材还说,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可防病摄生。


  灸法溯源之十一:


  底蕴丰厚  传承有据


  在我国诸项国粹中,灸法蕴含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体现在灸法拥有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体现在有关灸法治病的一些趣闻轶事中。


  有一个成语,叫做“灼艾分痛”。据《宋史·太祖纪》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从这个成语故事中,我们看到:在我国历史上,艾灸不仅在民间流行,连皇家也很喜欢用艾灸治病。


  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艾灸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传世之作。它描绘的是古代农村治病的场景。在路边的树荫下,一个乡村郎中正在用艾灸为人治病。只见这个郎中躬着腰,手持艾条,正专心致志地在患者背后施灸。病人坐在地上,裸露着枯瘦如柴的上身,表情痛苦。旁边的人面露同情之色,协助郎中将病人的手脚按住。一个小童在郎中身后手持一贴膏药,正准备给病人贴敷。《艾灸图》既是一幅古代绘画的珍品,又是传统灸法治病的真实写照,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灸法治病提供了宝贵而形象的资料。同时,《艾灸图》还反映了当时灸法被广泛应用的民风民俗。正如韩愈所说:“灸师施艾柱,酷若烈火团。”


  深受人们广泛认同、广泛应用的灸法,自然会博得文人墨客的青睐。也是在宋代,一向惜墨如金、以致传世墨迹不多的欧阳修,就欣然为灸法泼墨,手书了一帧《灼艾帖》。其全文是:“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这个《灼艾帖》讲的是,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曾经接受过中医的艾灸治疗。欧阳修认为,这是一门学问,值得探讨。一封简短的书信,我们不仅能够欣赏欧阳修精妙的书法,还了解到在北宋时期,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和时尚的。


  由此可见,中国灸法承载的这些真实故事、历史史料,不仅让人增添了一些历史知识,也让中国灸法的传承有了更确切的依据。


  灸法溯源之十二:


  文化渗透  蜚声海外


  灸法不仅是中国人一种用来治病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凝聚华夏儿女智慧、传播中华民族友谊的载体。她跨出国门、漂洋过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谊。


  据史料记载,灸法是在公元514年首先传到朝鲜的。公元550年,灸法再由朝鲜传入日本,并在同属于东方文化的日本迅速扎根、发展。尽管在我国《备急千金要方》、《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典籍中均有灸疗预防、保健之法的论述,但在大范围扩大应用方面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古代日本民间,应用灸疗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


  现代西方的灸法,则是荷兰人旁特及赖尼于公元17世纪中叶经由日本介绍至欧洲的。赖尼在其1693年出版的《论关节炎》一书中对艾灸疗就有明确的记载:“采集艾的头和嫩叶,阴干后在手中揉搓,除去纤维杂质,留下绒状物质备用。……将艾炷安放于需要灸的病痛,和引火物点燃其顶端。燃烧和缓进行,最后在皮肤上引起一个小泡。……中国和日本的医师们从简单的图画中就能看出应该施灸的部位。图中画有简单的经络循行路线并用朱笔点明可以施灸的部位。”开始时,欧洲人在灸灼材料的使用上十分混乱,如丝、羊毛、火绒、棉布、棉絮、纸条、向日葵的髓质等很多材料,都被用来施灸。在艾灸的传播过程中,德国人甘弗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曾任荷兰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并在日本工作过,对灸法有过接触。他在《海外珍闻录》一书中明确主张用艾绒施灸,因为“在中国和日本常用作施灸的材料是艾绒”。在书中,他还画了一幅图,标明了施灸的穴位和灸术的适应证。


  灸法传入西方后,曾在18世纪一度风行,但从19世纪中叶起逐步衰退。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现代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与传承者对灸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有关。如:在选穴配方上,不明白辨证论治,完全按病痛处施灸;在施灸材料上,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在施灸方法上,一味强调损伤重、痛苦大的着肤灸。


  进入21世纪,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集成创新,研制成功了集药疗、灸疗、热疗于一体的“中国灸”,重新引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灸法的兴趣。从2005年起,中国灸系列产品相继通过欧盟成员国CE认证、美国FDA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开始大批量出口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菲律宾以及南美市场,并进入了哈萨克斯坦的政府采购体系。同时,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还获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立了中华神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作,中国灸系列产品以“提倡体内环保,创新绿色医疗”的全新理念,使中国灸法再一次风行世界。


  中国灸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传承了我们古老国度的文化精髓。如今,中国灸法正在以中国灸的“内病外治,绿色医疗”为新形象、新内涵重返世界舞台。古老的中国灸法树大根深,曾对世界医学作出过不朽贡献;而经过现代科技创新的中国灸系列产品更是枝繁叶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F新闻中心News Center